最近走在重庆的街头,风里裹着桂香也藏着“凉意”——不是气温,是身边越来越多的“咳嗽声”“擤鼻涕声”。刚翻开疾控中心的最新周报,更明确的信号来了:南方省份流感活动直线上升,北方部分省份也跟着抬头,而占比超97%的“主角”,是甲型H3N2毒株。

不少人问:这H3N2是“新病毒”吗?其实是“老熟人”——2023年冬天它就流行过,但隔了两年,人群对它的抗体水平早降下来了,相当于“免疫屏障”开了个“小缺口”。更关键的是,和去年的H1N1比,H3N2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更“猛”——最近我同事家就是“全家沦陷”,孩子先发烧,接着夫妻俩也中招,连烧三天没力气做饭,就是它在“搞事”。

不过别慌,应对它的“底气”还是有的:医院能做核酸检测,奥司他韦、帕拉米韦这些常用抗病毒药,对H3N2都“敏感”;至于疫苗,不管你打三价还是四价,都覆盖了这个毒株,而且今年的匹配性比前几年高——我妈上周刚去社区打了,说“就疼一下,换个安心”。

甲型H3N2来袭传染性是否更强

但最该敲黑板的,是“年轻人别轻敌”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跟我说:“流感不是普通感冒,年轻人的‘硬扛’反而可能埋雷。”你以为自己“身强力壮”,可熬夜加班、吃外卖凑活、压力大到失眠,早把免疫力“磨”弱了——病毒就爱挑“累到极致”的人下手。更危险的是“细胞因子风暴”:免疫力太强反而会“自我攻击”,引发肺炎、心肌炎,严重的会呼吸衰竭,去年就有个28岁的程序员,因为“扛”了三天,差点进ICU。

还有人把流感当“重感冒”——大错特错!流感是“全身性轰炸”:高烧39℃以上、浑身疼到抬不起胳膊、连说话都没力气;普通感冒是“局部闹情绪”:咳嗽、嗓子疼,顶多有点乏力。要是你出现“高烧3天不退”“胸闷气短”“意识模糊”,赶紧去医院——发病48小时内是“黄金治疗期”,错过这个窗口,病毒可能“钻”进肺部、心脏,到时候再治就麻烦了。

其实说到底,流感不可怕,怕的是“轻敌”。不管是刚上班的年轻人,还是带孩子的家长,勤洗手、戴口罩、打疫苗,这些“老办法”永远有效;万一中招,别硬扛,赶紧找医生——健康从来不是“扛”出来的,是“在意”出来的。

甲型H3N2来袭传染性是否更强

毕竟,能好好吃顿热饭、陪家人逛个街、上班不请假,才是最实在的“幸福”,不是吗?